8月17至18日,由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汉籍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顺利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家1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2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彭卫民副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主旨报告。会议由山东大学王培源教授主持,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黄凯南教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郑杰文为开幕式致辞。
因历史上中外之间人员的频繁往来与文化交流,作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的汉籍流布到了世界各地,并被不断抄录、翻刻、注释、改写、翻译与研究,促进了海外汉学的兴起,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汉籍文献学”相关问题的研讨为中心议题,涉及一系列汉籍与汉学研究相关的话题。
彭卫民副教授作了题为《渊源同一圣贤书:朱熹<家礼>在东亚世界的传播与影响》的主旨报告,他运用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分析了礼书、礼制、礼学的关系,对李氏朝鲜、日本江户时代、越南后黎朝/阮朝《家礼》的文献学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东亚朱子礼学“同曲异调”、文化互鉴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一报告也是其承担的“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汉籍与汉学研究子课题最终成果的总结报告。
据悉,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发函,正式将“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旨在将境外所藏中华古文献的全部情况调研,进而将中国大陆缺藏的品种和版本进行复制、出版、整理和综合性研究,从而完善中华古文献的存藏体系,为国内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文献支持,为全世界汉学家提供完备的研究资料。我校作为校外合作单位,由彭卫民副教授承担该工程的“汉籍与汉学”子课题,负责东亚国家《家礼》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