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站点首页
 

莫代山:《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 社会治理研究》,民族出版社

发布者: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3-13浏览次数:255

本著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改流后人口流入导致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二是为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官方和民间都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效果如何,得失是什么;三是当代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和社会治理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具体内容有:

1.   土司时期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及社会状貌。从生态地理、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演进、文化发展变化对改流前地区社会状貌进行描述;对土司时期地区在移民、征调、贸易、教育等过程中的人口流动进行归纳和分析。

2.   改流前后人口流动政策及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效应。站在时代大背景的高度,分析汉地人口向改流区流动的各种“推力”;从细处人手,仔细总结改流区在政策、土地、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拉力。人口流人武陵民族地区的总体状况以及在进程、来源地、路线、社会融入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

3.   人口大规模流人产生的社会问题。从人地矛盾、政治权利争夺、文化冲突、教育资源分配等社会资源争夺问题;流民泛滥、犯罪增多、贸易欺诈、非法社会组织活跃等社会失范问题;民族歧视、土(苗)民贫困、苗(土)汉冲突、生态环境恶化、多元经济体系破坏等社会失调问题。

4.   对人口流动社会问题的治理过程及其效果。从土地垦殖、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传播、高产农作物品种推广、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分析人地矛盾、资源争夺、贫困问题解决;从士绅阶层培育、宗族组织培育、团练组织建设、乡规民约利用等层面阐释以“乡民自治”为特征的乡村社会新秩序建构过程;从推广儒学教育、移风易俗、儒家楷模的树立、儒家文化符号构建、多元特色文化留存等层面阐释“一体多元”文化体系培育形成;从淡化身份区分、推动社区建设共同参与、族际通婚、经济发展相互参与、文化生活尊重学习等“日常生活”内容层面阐释共同利益作用下各族群从隔离走向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从生态脆弱区林木经济替代农耕经济从而实现生态恢复、传统惯习植树禁伐的生态补偿作用、习惯法规运用在生态维持中的功能等方面阐释基于传统知识的生态平衡维护。

5.   民族地区人口流动问题社会治理的规律总结和启示。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社会问题治理成效的总结、社会问题治理教训的总结、人口流动问题社会治理民族性的总结、人口流动问题治理的启示意义,多民族聚居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等。


 
长江师范学院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0,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重庆·涪陵·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邮编:408100 版权所有© 邮编:408000